論壇   孕媽·親子   三代火化工講述心路歷程:渴望自己被理解 更渴望孩子被...
返回孕媽·親子
發新帖 回復
查看: 22195|回復: 0

三代火化工講述心路歷程:渴望自己被理解 更渴望孩子被...

[復制鏈接]
樓主

1萬

主題

1萬

帖子

4萬

積分

管理員

法人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積分
47794
QQ
樓主
跳轉到指定樓層
發表于 2023-4-6 14:30:35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 實習生 曾施涵
4月5日,清明時節,當人們緬懷逝者、寄托哀思時,公墓旁的殯葬工作者也會特別受到關注,而火化工人就是這一群體中最特殊的存在。他們作為生命終點的護送者,常面對異樣的目光,卻仍在默默地堅守。
59歲的王利本、44歲的曾磊、33歲的賴博是內江市市中區殯儀館火化車間的三名火化工。不同的年齡讓他們對這份工作有著不同的理解,但相同的是對逝者的敬意、對生命的珍重?!叭ス棺咭蝗?,來我們這待一天,什么名、利、錢都沒那么執著了,活下來就很重要?!彼麄儤銓嵉脑捳Z正對應了那句“人生,除了生死,再無大事”。
60后
  下崗再就業
  將偏見當作“善意的謊言”
4月4日下午,來到殯儀館時陽光明媚,天氣似乎與這里的氛圍有些不搭。穿過接待大廳,走進后院,風吹著大樹,沙沙作響,告別廳銹跡斑斑的鎖鏈,還有顯示屏上逝者的信息,不由得讓人心生幾分寒意。
剛剛忙完工作,王利本穿著藍色的工作服,坐在休息廳的沙發上,一臉和藹。1994年,時年29歲的王利本因工廠倒閉被調入了殯儀館。那時就業不易,能找到這份工作還得靠些關系。他克服懼怕心理的動力,全來源于養家糊口的信念?!耙患依闲《贾钢页燥?,就得把這個飯碗端好?!?/font>
王利本
在王利本眼里,這份工作和上一份沒什么區別,都是“工人”。雖然不能說“愛崗”,但還是稱得上“敬業”。過去允許點香,逝者家屬如果有需求,哪怕沒人監督,王利本也會幫忙守著,讓燈火不滅。
從業29年,他送走了太多逝者——曾三更半夜去背被火車撞死的人,打著電筒小心翼翼地走在鐵軌兩側,隨時謹防火車駛來;也曾幫助因車禍被燒死的人,一點點地分離車架,并將逝者腰包里的幾萬元現金分文不少地交給警察。
見多了生離死別,并不代表已經麻木。當看到爺孫倆同時觸電身亡時,他能體會到失去兒子和父親的那位“中間人”錐心的疼痛;當看到好友剛上大一的女兒因病逝世時,他也會感到無比惋惜。
或許是自己對這份職業沒什么忌諱,王利本也并不覺得他人有何偏見。他會將別人不愿意跟他一桌吃飯當作玩笑,“就像善意的謊言一樣”。
70后
  從小耳濡目染
  服務好人生的“最后一站”
曾磊讀的是體育專業,跨行從事殯儀工作于他而言并不突兀,因為,他的父親就是殯儀館的駕駛員。在他小時候居住的民政大院里,周圍的叔叔阿姨也都是在殯儀館工作。用他的話來說,“就是在這種環境長大的”。即便如此,19歲那年,得知要來這里上班,他也曾哭過。
曾磊
以前,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,接運遺體、化妝、火化,曾磊都要做?,F在,他主要負責火化。常人眼中“恐怖”的工作,在他看來就是為社會服務、為人生“最后一站”服務,在家屬最悲傷的時候給予他們一點點溫暖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因此,當面對哭得撕心裂肺的家屬,他會道一句“節哀順變”,或者拿出紙巾遞給他們擦拭淚水,或者拉下窗簾遮住玻璃窗口,不讓他們看見燃燒的火爐。
這么多離去的人中,最讓他動容的是高壽過世的老人。當看到一大家族的人為老者送行,他會被這種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的氛圍所感動。
因為曾磊是從師范院校畢業的,普通話好,這些年,他也從事殯儀主持工作。告別儀式前,他會提前熟悉逝者資料,與家屬充分溝通,悉心布置場地,也會根據逝者年齡、職業、性別的不同,注意語言方式,盡可能體現殯葬職工的溫度。
生活中,曾磊不會主動介紹自己的工作,怕別人有一定的顧忌。但如果有人問起,他也直截了當地說:“火化”。有的人接受,甚至戲說道:“我走的時候,你要給我整好點”,也有的人知曉后,便不怎么理睬他。
90后
  科班出身
  害怕別人對孩子說閑話
賴博算得上是“科班出身”。他在報考大學時,之所以選擇殯儀技術與管理專業,一方面基于分數限制,另一方面聽說好就業,這是農村家庭出身的他不得不考量的因素。班上40多人,如今有一半多都沒干這行了,他卻堅持了下來。
賴博
起初,他也不適應——學校里沒有真正的遺體,火爐比真正的爐子小一半;來到殯儀館,第一次獨立操作時,他還是害怕,特別是燈突然熄滅時,他會馬上跑到室外敞亮的地方,緩和一下再進去。
對于90后的賴博來說,最辛苦的是早起。上班期間5點就要起床,無論如何都不能耽誤火化遺體的時間。因為長時間觀察火爐,他的視力也在下降。夏天最難熬,火化車間的溫度比室外高好幾度,不僅熱得人直流汗,而且稍不注意還會被燙傷。
這些都不算什么,最令他難以適應的是壓抑的氛圍,“看到年齡小的或者與自己年齡相仿的人離去,一家人在那兒哭,我自己都想哭?!彼两裢涣?,那對年輕的夫婦雙雙跪在他面前,哭著請求賴博送好他們幾個月的孩子最后一程。
更讓賴博難過的是,外界對火化工人的歧視和偏見。有人說,他是沒文化、找不到工作才來干這行,也有人直接說,他的手不干凈。賴博的哥哥因尿毒癥33歲去世時,甚至有親戚認為是他為哥哥帶去了霉運。
因為這些成見,賴博自己也有一些禁忌,比如不會主動抱別人的孩子、不會看望病情嚴重的患者、不會參加普通朋友的婚禮等,他害怕因為自己而讓別人覺得“不吉利”。
曾經因為多次相親不成功,賴博萌生了改行的想法。慶幸的是,他后來遇到了現在的妻子。如今,他們的孩子只有幾個月大,賴博又有了新的擔心,害怕別人對孩子說閑話,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?!拔覀兿M玫嚼斫?,而不是被人當作‘稀奇古怪’來看?!?/font>

荊門論壇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返回孕媽·親子
發新帖 回復
使用 高級模式(可批量傳圖、插入視頻等)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色哟|国第一产在线精品亚洲区^|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|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